【新型藥物輸送系統 突破心血管再生難題】
目前心血管疾病高居全球死亡率第一位,糖尿病患者與高血壓、高膽固醇的族群,常因血管阻塞造成下肢缺血,導致病人無法行走,甚至有截肢風險。
中研院生醫所謝清河、羅傅倫(Dr. Roffler)團隊,成功開發全國首創新型藥物輸送系統,利用「抗體與受體具專一性結合」的概念,首先在受損組織建立抗體「標靶」,接下來注射含有受體的藥物,經血液循環後,標靶會如磁鐵般吸附藥物,達到精準治療的效果,避免組織受到傷害,並能進一步促進血管再生。
這項技術可望協助治療下肢缺血問題,也有潛力應用於心血管疾病、中風治療。研究成果已於美東時間11月16日,發表於國際期刊《科學轉譯醫學》(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)。
媒體報導:
💊〈中研院研究突破 血管疾病也有標靶藥物了!〉《聯合》(goo.gl/cLR8qY)
💊〈中研院開發血管疾病標靶藥 全球首創〉《蘋果》(goo.gl/jokK9v)
💊〈全球首創 中研院研發成功 心血管標靶藥物 精準度提升50倍〉《中時》(goo.gl/ypkAIU)
💊〈全球首創 血管標靶藥「對準下藥」〉《自由》(goo.gl/TCmYDk)
🔍論文作者群:
吳佩蓉(第一作者)、程華強、羅傅倫(生醫所研究員,美籍)、藍迪衛(英籍)、顏宇泰、陳培菱(應科所研究員)、James Lai(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)、Suzie Pun(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)、Patrick Stayton(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)、謝清河(生醫所研究員,本文通訊作者)
🔍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
〈Reloadable multidrug capturing delivery system for targeted ischemic diseasetreatment〉論文網址:goo.gl/oOVZVJ